二按・加按・轉按:業主必知貸款攻略
在香港樓市與金融體系中,物業不僅是居住空間,更是重要的財務工具。二按、加按、轉按三大貸款策略,讓業主能靈活運用房產價值周轉資金,但若誤用可能衍生風險。
一按基礎概念
理解進階操作前,需掌握「一按」核心規則:
-
定義:首次向銀行抵押物業取得的貸款,按揭成數受金管局規管(現行標準:樓價1,000萬以下最高60%)。
-
關鍵條款:利率(H按/P按)、還款期(最長30年)、罰息期(通常2-3年)、壓力測試(現行利率+3%)。
二按:雙重槓桿的利與險
定義:
在一按未清還下,向其他財務機構申請第二順位抵押貸款。
運作模式:
-
貸款額通常為物業市值20%-30%,與一按總和不得超過80%(按保計劃下可達90%)。
-
二按機構擁有次級抵押權,若業主斷供,需先清償一按債權人才能處分資產。
適用場景:
-
急需大額資金(如生意周轉、子女海外升學)且一按銀行拒絕加按。
-
物業升值後套現,但不想終止原有低息一按。
潛在成本:
-
利率較高:年利率通常8%-15%,遠高於一按的2.5%-4%。
-
手續費:一般收取貸款額1%-3%作行政費。
-
法律風險:未經一按銀行同意可能構成違約,導致被要求即時償還全數貸款。
加按:原行增貸的成本效益平衡
定義:
向原一按銀行申請增加貸款額度,以物業升值部分或已償還本金作抵押。
運作優勢:
-
免重新抵押:沿用現有按揭契約,省卻律師費與評估成本。
-
利率優勢:通常維持原有一按利率,或輕微上調0.25%-0.5%。
審批條件:
-
物業估值須高於未償還貸款(例如原借500萬,現估值800萬可加按至640萬)。
-
借款人需通過最新壓力測試,即使原有按揭已豁免。
隱性限制:
-
貸款用途監管:部分銀行要求說明資金用途,禁止用於投機性投資。
-
還款期重置:加按部分可能縮短還款年期,變相增加月供壓力。
轉按:利率優惠與資金釋放策略
定義:
將現有按揭轉移至其他銀行,通常為獲取更低利率或套現增值。
關鍵誘因:
-
利率差異:新銀行提供H+1.3% vs 原行H+1.5%,每年節省數萬利息。
-
現金回贈:轉按金額2%-2.5%回贈,1000萬貸款可獲20萬-25萬獎勵。
-
重整債務:合併多筆貸款(如二按、私人貸款)至單一低息按揭。
操作風險:
-
罰息期成本:若在原有按揭罰息期內轉按,需支付貸款額1%-3%罰款。
-
估值風險:若物業估價低於預期,可能無法套現目標金額。
三種策略關鍵比較
維度 |
二按 |
加按 |
轉按 |
資金來源 |
非一按機構 |
原一按銀行 |
新銀行 |
利率水平 |
8%-15% |
原按息+0.25%-0.5% |
市場競爭利率 |
成本結構 |
高息+高手续费 |
低息+低行政費 |
現金回贈抵銷成本 |
審批難度 |
較寬鬆(免壓測) |
嚴格(需重過壓測) |
嚴格(需符合新行標準) |
法律複雜度 |
需一按銀行同意 |
簡單(沿用原合約) |
需重新簽訂抵押文件 |
實務操作4大要點
-
優先評估物業估值:委託獨立測量師行報告,對照銀行估價減少誤差。
-
計算真實資金成本:將利息、手續費、律師費等換算為實際年利率(APR)比較。
-
模擬利率上升壓力:以現行利率+3%試算5年內供款能力,預留至少6個月緩衝資金。
-
法律文件審查:確認二按不觸發一按「加速還款條款」,避免被追討全數貸款。
監管紅線與風險警示
-
金管局指引:二按總額度不得超過物業市值80%(按保計劃除外),且需在一按文件註明。
-
信貸評分影響:二按紀錄將顯示於TU報告,可能影響未來貸款審批。
-
破產觸發點:若每月總還款額(一按+二按)超過收入60%,法律上可能被視為無力償債。
二按、加按、轉按各具功能屬性,業主應視資金需求急迫性、成本承受力與風險胃納量選擇。建議諮詢獨立理財顧問進行壓力測試模擬,並優先考慮加按或轉按等低風險方案,避免過度槓桿引發財務危機。